[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昭東]編者按:廉價的俄羅斯能源長期以來是德國制造業繁榮的基礎之一。然而當前歐洲電價已被推向歷史高峰,歐洲8月24日的電力均價達到每兆瓦時407.87歐元,是年初價格的5.35倍。“德國制造”會被高能源價格逼走嗎?在全球風險因素層出不窮之際,德國制造業會選擇哪裡作為值得信任的投資目的地引發關註。
德國制造業“外逃”?
能源價格高漲讓德國直面制造業“外逃”危機。德國《經濟周刊》23日的報道以制造晶體和陶瓷光學材料的德國豪瑪材質公司舉例稱,該企業沒有選擇在德國本土擴產,而將在瑞典投資約2000萬歐元建設新廠,未來還可能在當地擴大投資。原因很簡單,那裡的電費便宜得多。
“穩定且成本可控的能源供應對我們公司至關重要”,公司負責人托馬斯·托福爾表示。為瞭晶體的生產,該公司需要大量電能。但德國電價最近已大幅上漲。盡管公司目前可以獲得政府補貼,但這不是長遠之計。瑞典的能源價格是穩定的,並且每千瓦時的企業電費比德國便宜0.15歐元左右。托馬斯·托福爾警告德國的政府部門:德國的能源轉型正在推進,但仍然沒有發現足夠的替代能源。《經濟周刊》認為,從德國官方的角度來看,豪瑪材質的選擇是一個消極的信號。
德國《明鏡》周刊7月底曾報道稱,德國工商大會(DIHK)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高昂的能源價格正迫使越來越多的德國公司減產,甚至放棄整個業務部門。約25%的公司已經減產,或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國傢。“這些數字令人震驚”,DIHK總裁彼得·阿德裡安說。居高不下的能源價格是企業將德國作為業務所在地的負擔。今年許多公司的情況可能會繼續惡化。隻有一半的工業公司已經滿足2022年的天然氣需求。“由於能源市場當前的形勢,未來幾個月公司將面臨巨大的成本和供應風險”,阿德裡安警告說。許多公司現在意識到他們無法將能源市場上的所有價格上漲都轉嫁給他們的客戶。
歐洲力保工業能力
德新社本月援引巴伐利亞州工商聯合會(BIHK)公佈的報告稱,能源價格的過度上漲正在破壞巴伐利亞作為工業基地的基礎。在接受調查的500多傢工業公司中,近2/3擔心能源成本會導致競爭力下降。超過1/5的公司希望將生產轉移到國外或已經采取行動。BIHK 負責人曼弗雷德·戈斯爾表示:“這些數字絕對令人震驚。石油、天然氣和電力的高價格以及缺乏供應安全對巴伐利亞作為工業基地構成巨大威脅。”
化石燃料在德國的工業中發揮重要作用。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德國最重要的能源是天然氣,占消費總量的31.2%。化工行業的天然氣消費量最高,占工業總消費量的36.9%。食品和動物飼料制造商的天然氣消費量排名第二,占比為10.8%。
“高能源價格下,歐盟批準向企業提供援助”,德國電視一臺8月19日稱,德國獲準以約275億歐元支持能源密集型企業。“這項計劃將使德國降低企業將產能轉移到歐盟以外國傢的風險”,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表示。
這些資金旨在補償由於歐盟排放交易系統而導致的高能源成本。德國法規規定,符合條件的公司將獲得部分補償。根據歐盟規定,皮革制造、金屬工業或造紙業的公司有資格獲得資助。獲得援助還必須符合其他條件,例如公司必須明顯投資於節能或脫碳措施。
對中國投下信任票
據德國《商報》8月19日報道,德國經濟研究所 (IW) 的一項研究報告稱,2022年上半年,德國企業對華直接投資創歷史新高,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1月至6月,德國企業在中國投資額達到百億歐元級別,而之前最高的上半年投資紀錄僅為62億歐元。盡管該報告主筆人表示德國應調整商業模式,但也承認盡管受到一些政治因素幹擾,德企仍不願貿然“脫離”中國,“中國的銷售市場和那裡的利潤太有吸引力瞭。”
來自德國大型工業集團圈子的消息顯示,德國公司已經意識到瞭來自政治方面的風險,但到目前為止它們在中國幾乎沒有體驗過任何負面經歷。沒有企業願意錯過中國市場的增長——無論是在化學、汽車還是機械工程領域。中國對德企來說仍然是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這也與中國“越來越不僅僅是一個銷售市場,而且是一個創新市場”這一事實有關。
“巴斯夫、大眾、奧樂齊:德國的公司仍在中國大舉投資”,德國《商報》7月底報道稱,幾乎沒有任何公司願意錯過中國的發展機會。德國公司仍繼續在中國大力投資。日前,化工巨頭巴斯夫批準在中國華南地區建設一體化基地的,該基地將耗資100億美元。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海拉宣佈將擴大在華產能,在常州新建車燈工廠。德國折扣店奧樂齊也將在中國開設數百傢新店。
面對德國一些政界人士和智庫對巴斯夫“與中國關系過於緊密”的警告,巴斯夫老板佈魯德米勒表示:“中國是增長最快的化工市場,到2030年將占世界市場的一半。很難不參與。”佈魯德米勒認為,巴斯夫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外資化工企業。對於新的基地,該集團希望其能為華南地區快速發展的電子和汽車行業提供化學品和塑料。巴斯夫認為這很重要,因為歐洲等地區可能會繼續走弱。巴斯夫40%的銷售額來自中國。
寶馬於6月在沈陽開設瞭第三傢工廠。這是寶馬在中國最大的一筆投資,總額超過20億歐元。對於另一傢德國車企大眾來說,中國仍然是“理想之地”。大眾及其合資夥伴希望到2024年底在中國投資約150億歐元於電動車,並將雇用數千名軟件工程師。2021 年,大眾汽車在中國銷售瞭超過100萬輛汽車,占其銷售額的40%左右。
SN240 本文源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postmaster@immi5801.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