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候環境正在顯著演變
如何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效應
將是人類未來幾十年的一大挑戰
近日,塗建軍和在加拿大溫哥華生活的校友聯系時,對方告訴他,今年夏天由於天氣太熱,傢裡不得不安裝空調,這讓他對今年全球極端高溫天氣的影響印象深刻。
塗建軍是博眾智合(Agora)能源轉型論壇中國區總裁、國際能源署中國合作部前主任,曾在溫哥華求學並工作。溫哥華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公開資料顯示,這座位於加拿大西南沿海的城市夏季氣溫一般在20℃左右,冬季氣溫一般在攝氏0℃以上。但今年7月下旬,溫哥華氣溫達到30.4℃,創下瞭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
《自然》雜志在8月初的一篇文章中寫道,極端高溫幾乎在世界多地同時上演。
在南亞,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區從今年3月開始就受到高溫沖擊。印度部分地區在3月底超過瞭44℃,至少有90人因此死亡;6月,東京連續9天超過35℃,是當地自1870年代有記錄以來的最嚴重熱浪;7月中旬,英國出現瞭自開始監測溫度以來的首個40℃以上高溫。與此同時,熱浪之下的幹旱、野火在法國、西班牙、希臘、德國等地蔓延。
北半球多地發生的這一系列極端事件,正是全球氣候急劇變化的體現。而未來,氣象學界預測,還會出現更多更出乎意料的極端天氣。研究氣象的學者們指出,地球氣候環境正在顯著地演變,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瞭新的挑戰。
歐洲遭遇500年以來最嚴重幹旱
在西班牙,考古學傢們近來有瞭意外發現,被稱為“西班牙巨石陣”的史前石群露出瞭身影。該巨石陣原本被中部卡塞雷斯省份瓦爾德卡納斯水庫所覆蓋,因遭遇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幹旱,水位下降,當局稱水位已降至水庫容量的28%。
由於幹旱,歐洲第二長河多瑙河的水位已跌至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位之一,“二戰”期間在塞爾維亞河段普拉霍沃市附近沉沒的20多艘德國軍艦,也因此暴露瞭出來;意大利已宣佈波河周邊地區進入緊急狀態,7月下旬,在該國最長河流的一段河床裸露的水域,有漁民發現瞭一枚被淹沒的“二戰”期間留下的炸彈,足有450公斤之重。
幹旱深刻地影響瞭歐洲的糧食、航運、能源等領域。在萊茵河中遊的考佈鎮,有一個古老的水位測量站,任何進入萊茵河上遊的船長都會參考這裡記錄的水位。8月12日之後,其水位刻度值降到40厘米以下,意味著水位已經不適合大多數船隻通行。
發源於阿爾卑斯山的萊茵河是西歐第一大河,也被稱為歐洲經濟“生命線”,糧食、煤炭以及化學制品等大宗商品依賴這條重要的運輸通道抵達它們的目的地。
對德國來說,其80%的水路運輸都在萊茵河上完成。因為萊茵河水位下降,德國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霍爾格在8月中旬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化工或鋼鐵廠的關閉、石油等礦物油品和建築材料無法到達目的地、大運量和重型運輸無法繼續進行,隻是時間問題。
塗建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今年俄烏沖突的大背景下,歐洲能源市場本來就處於高度緊平衡的狀態。目前,歐盟正在多管齊下試圖盡快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高度依賴,歐洲也在積極加緊儲備能源過冬。而現在,包括煤炭運輸在內的航運卻受到高溫、幹旱天氣的嚴重影響,使得歐洲能源供應安全面臨著更加巨大的挑戰。
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負責為歐洲幹旱觀測站收集數據的研究員安德裡亞在8月9日表示,盡管需要回顧性的全面分析,不過,歐洲大部分地區正在遭遇的,可能是500年來最嚴重的幹旱。
2018年,歐洲就遭遇瞭一次很極端的幹旱,但那一年,南歐的潮濕條件使作物收成得以彌補。安德裡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相反,今年歐洲大部分地區同時面臨著熱浪和幹旱,“根據我的經驗,我認為今年可能比2018年更加極端。”
根據歐洲幹旱觀察站在8月3日發佈的數據,歐盟和英國63%的土地現在處於幹旱“警告”或“警報”狀態,所涉及的土地面積幾乎與印度國土面積一樣大。
在法國,今年7月降水量隻有9.7mm,這是1959年以來降水最少的7月。8月5日,法國生態轉型和國土協調部長貝許稱,法國超過100個市鎮的供水管道中已經沒有飲用水,這些市鎮需要靠水罐車進行供水,他不排除將在最難以運達的地區分發瓶裝水的可能性。
歐盟委員會科學服務機構聯合研究中心在7月25日發表的最新報告預測中寫道,由於夏季炎熱幹燥,歐盟玉米、向日葵和大豆的產量將下降8%~9%。
全球近一半的橄欖油產自西班牙。據《華爾街日報》8月17日報道,由於擔心西班牙炎熱、幹燥的天氣會影響這一季橄欖收成,橄欖油價格被推高。數據提供商Mintec的市場分析師凱爾·霍蘭德表示,過去一個月,西班牙特級初榨橄欖油的市場價格上漲瞭約7%。除非未來幾周西班牙天氣情況迅速好轉,否則,10月進入收獲季的橄欖油產量將下降近30%。
連日的幹旱與灼灼熱浪,使得2022年或將成為歐洲山火最嚴重的一年。倫敦消防局表示,在8月的第一周,他們已經處理瞭340起戶外火災,是去年同期所記錄數字的8倍多。西班牙是歐洲今年受森林火災影響最嚴重的國傢,今年以來,西班牙暴發數十起山火,累計燒毀24.4萬公頃土地,幾乎是自2006年有記錄以來全年山火平均焚毀土地的4倍。
歐洲森林火災信息系統(EFFIS)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中旬,歐洲大陸山火焚毀的土地接近66萬公頃,比上一個峰值,亦即2017年同期記錄的42萬公頃高出56%,這一數字相當於比利時國土面積的五分之一。有分析指出,按照目前的山火暴發趨勢,歐洲今年全年焚毀的土地或超過100萬公頃。
此外,美國媒體《政客》8月初的一篇報道中指出,該雜志通過對歐洲幾個國傢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進行初步分析,發現德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傢在7月份的極端熱浪中累計記錄瞭數千人死亡。
法國國傢科研中心研究員、動力氣象學者李肇新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西歐國傢通常氣候溫和,夏季涼爽、降水頻繁並且分佈比較均勻,所以對高溫和幹旱的承受能力較低,相關設備和基礎設施不太健全。2022年的高溫幹旱對社會經濟和民眾的日常生活產生瞭極大的影響。
被高溫天氣改變的人與自然
幹旱通常與高溫一同出現。德國馬克思普朗克氣象研究所資深科學傢李超工作的城市是德國漢堡,從緯度上看,與中國最北端的漠河相近。這裡夏天的最高溫度通常都在33℃以內,然而,今年7月20日,這裡觀測到瞭當地有史以來最高的溫度:40.3℃。
“2022年夏季,北半球多地都發生瞭高溫幹旱事件,特別是美國西部、歐洲西部和南部,以及中國廣大地區。”李肇新指出,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具體氣象要素的變化也各不相同,但都和大氣環流異常緊密相連,特別是北半球副熱帶高壓的強度和位置,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夏天,全球整個北半球中緯度地區都被高壓系統所控制,作為一種下沉氣流,不利於雲的形成,對應的天氣是高溫、少雨。近期影響中國南方高溫、幹旱的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在歐洲大陸這邊,則是北大西洋高壓。
不過,往常年份,來自海洋的臺風、高緯度地區的風暴氣旋等會帶來暖濕氣體以及降雨,降低中緯度地區副熱帶高壓影響的強度,而今年,副熱帶高壓持續的天數更長,強度也更明顯。
除瞭歐洲,美國也見證瞭該國第三個最熱的7月,與此同時,“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觀測到,南極海冰面積達到瞭44年衛星數據記錄中7月的最低值。
然而,氣候變化之下,高溫與幹旱的雙重夾擊,並不是今年才出現的例外。在德國生活瞭40年的華裔學者陸蒙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德國現在已經連續三四年每年出現高溫。德國大約位於北緯47°至北緯55°,在氣候上屬於北溫帶,在這裡居住的多年裡,陸蒙吉說,夏天高溫時很少超過30℃,而這幾年,有時候甚至會達到37℃。這給生活帶來瞭一系列新的挑戰。
英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等國傢原本不習慣極端高溫的威脅,比如,在2013年至2019年期間,英國隻有3%到5%的傢庭配備瞭空調,英國還擁有歐洲最古老的住房存量,五分之一的住宅建於1919年之前,隔熱能力差,空氣流通受限。
類似的,過去德國的房子原本為瞭保溫設計,因為這裡冬天比較冷,但是,現在氣候變化之後,夏天散熱是個大問題。陸蒙吉說,現在到瞭白天氣溫高的時候,需要把房間窗簾都拉上,避免太陽照射,一些情況下,人們還需要到房子的地下一層居住,暫時躲避高溫。空調,這一原本很少為德國傢庭所需要的傢電,也漸漸開始登場,今年,陸蒙吉的鄰居傢在重新裝修房子的時候,已經安裝瞭空調。
當那些緯度原本比較靠北的地區氣溫升高時,整個生態系統還難以適應這種轉變。打理自傢花園時,陸蒙吉發現,過去很多植物原本4~5月發芽,現在提前到瞭3月,然後遇到寒潮天氣,這些嫩芽就無法存活。經常去戶外和森林裡徒步旅行的他還觀察到,很多人工針葉林因為缺水,導致能夠對付害蟲的松脂分泌能力下降,樹木更容易受到蟲害影響,葉子大片大片地發黃、掉落。
極端天氣背後
李肇新指出,目前還不能說,2022年的高溫幹旱事件就是全球變暖的表現。不過基於學界目前對氣候系統的研究結論以及數學統計與模擬等分析,可以說,今年全球高溫幹旱事件發生的概率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有所增加。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大氣科學教授斯科特·丹寧在回復《中國新聞周刊》的采訪中指出,科學研究表明,在人為因素引起的氣候變化之下,受影響最大的極端事件有一個基本的層次結構。觀測、物理研究以及計算機模擬得到的證據表明,一些異常天氣肯定與氣候變化有關。
具體來說,氣候變化最直接相關的極端事件就是熱浪,隨著全球變暖,熱浪肯定會急劇增加;排在後面的氣候事件則分別依次為,沿海地區的洪災與風暴潮、幹旱、野火……最後則是冰雹和龍卷風。“證據很清楚,當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燃燒得越多,地球就會變暖得越厲害,任何特定地點遭遇熱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他表示。
由於氣候變化,世界上大多數山地冰川正在消退,北極附近多國頻現異常高溫。7月末,據外媒報道,由於高溫天氣持續,阿爾卑斯山冰川的融化面積可能會創下至少60年來有記錄的新高;今年7月,北極圈的溫度一度飆升至32.5℃,北極地區的科學傢們甚至穿著短袖短褲打起瞭冰上排球。
2022年5月18日,世界氣象組織發佈瞭《2021年的世界氣候狀況報告》,宣佈2022-08-26 的世界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11℃,清楚地展現出我們正處在一個逐漸變暖的世界裡。不過,英國佈裡斯托大學氣候科學傢維姬·湯普森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並不是一個均等的變化,不同地區的變暖速度不同。
今年8月11日,一篇發表在《自然通訊-地球與環境》上的文章通過分析北極圈過去43年的觀測數據,發現北極變暖的速度比過去所認為的更高。具體而言,1979~2021年期間,北冰洋的大部分地區以每10年0.75℃的速度變暖,這幾乎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
而變暖的北極,又反過來以復雜的形式參與到全球氣候變化中。目前,在氣候學界,一個熱點研究問題,就是南北極的海冰融化會如何加劇中緯度地區,尤其是歐洲大陸的高溫和幹旱天氣。2015年,一篇發表在《科學》雜志的論文就曾提到,北極變暖除瞭會加劇冬季風暴、寒潮,也會給夏季帶來沖擊,比如2010年俄羅斯致命的熱浪。
實際上,歐洲的確是北半球受熱浪襲擊更多的“熱點”地區,在過去五年裡不止一次沖破高溫紀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氣候科學傢凱·科恩胡伯在8月初接受《自然》采訪時說道,他所在的團隊發現西歐非常容易出現熱浪:在過去40年裡,西歐出現極端高溫的頻率是北半球其他中緯度地區的3~4倍。
北極變暖帶來的大氣動力變化是一種可能的解釋機制,不過,現在依然是一種並不確切的科學假說。具體來說,德國馬克思普朗克氣象研究所資深科學傢李超解釋,這種學說認為,歐洲大陸地區依賴北極地區的急流軸,將中高緯度的冷濕空氣帶到歐洲大陸。然而, 隨著北極氣溫升高,極地和中低緯度之間的溫度梯度變小,急流軸的強度出現減弱。李肇新並不是特別認同這種機制,他更傾向於認為這是復雜氣候系統的一種表現,而不是一種因果關系。
李超說,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對全球增溫幅度有多大、在什麼情景下會帶來何種氣候,這類問題目前已經研究得比較充分;現在面臨的更難的問題是,溫室氣體增加以後,對整個大氣環流會如何影響、帶來怎樣的天氣,而天氣信息對社會應對非常關鍵。他舉例,給定207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對應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景,現在的研究能大概預測那一年全球溫度升高的幅度,然而,卻無法預測,2070年的夏天歐洲大陸是什麼樣的天氣。
李肇新也表示,極端天氣在區域上具體的形態、表現、定量的強度,還有事件到來的時間與進程等等更加精確的問題,目前還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和科學爭論。不過,氣候學者們表示,有兩點比較明確,一是氣候變化會使全球氣溫升高,二是未來極端天氣,比如一些超乎預料的高溫事件,將會越來越頻發。
在歐洲,根據IPCC的數據,到2050年,大約一半的歐洲人口可能在夏季面臨高或非常高的熱應對風險。8月15日,美國研究機構“第一街基金會”的一項經同行評議的新研究預測,到2053年,超過1億美國人將生活在“極端高溫帶”中,每年至少有一天,高溫指數將超過約52℃。高溫指數是一種綜合空氣溫度和濕度的指標,是指身體感受到的溫度。
“溫室氣體減排還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本措施”,李超指出,瞭解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如何應對極端天氣也很重要,這方面,除瞭氣候學傢,社會科學等交叉學科也應該加入進來共同努力。
發於2022.8.29總第1058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
雜志標題:2022年的夏天為何如此極端?
記者:彭丹妮(pengdannie@163.com) 實習生/杜悉
本文源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postmaster@immi5801.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