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前所未有的“時代感”
當地時間9月19日上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葬禮將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
作為當今世界在位時間最長的元首、也是最高齡的在任國傢元首,自1952年登基後,伊麗莎白二世君主生涯的大多數榮耀及悲傷時刻都在這座教堂留下深刻印記。她在這裡送別瞭父親喬治六世國王、妹妹瑪格麗特公主、母親伊麗莎白王太後,以及讓她陷入人生最大危機的兒媳戴安娜王妃。
去年4月,伊麗莎白二世又送別瞭相扶一生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僅僅過瞭不到一年半時間,9月8日下午,她在位於蘇格蘭的王室住所巴爾莫勒爾城堡逝世,“世紀女王”的傳奇一生走到瞭終點,享年96歲。
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伊麗莎白二世還曾宣誓將自己“或短或長”的一生完全奉獻給英國人民。最終,她的在位時間確“與大多數英國人的記憶一樣長”。英國《衛報》指出,漫長的歲月使女王帶給英國人一種前所未有的“時代感”。是否需要維持君主制、是否應當維系王室的巨額開支,是這個國傢爭論不休的話題。但當女王去世,整個英國都意識到,將這個沒落帝國和撕裂的社會團結在一起的,“是在寒冷多霧的早上等待王室的葬禮,是和朋友、傢人聚在一起看查爾斯和戴妃、威廉和凱特大婚的直播,是一次次看到高齡的女王照常出現,用和緩的聲音問候聖誕快樂。女王已存在於每個英國人的日常生活中。”
王室“親民代表”的變遷
1952年2月6日,伊麗莎白公主和丈夫菲利普在肯尼亞一座名為“樹梢”的狩獵小屋度假。當晚,七千公裡外,伊麗莎白的父親、英王喬治六世在睡夢中去世。公主的護衛在日記中寫道:“史上頭一遭:一個年輕的女孩爬上樹時還是公主,爬下來時就成為女王。”
沒有過渡期,公主趕回倫敦並加冕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五個月後,伊麗莎白二世完成瞭第一次環球出訪。優雅、鎮定、從容,幾乎是她獲得的一致評價。半個多世紀後,她的孫子威廉仍對此感到震驚:“她表現出瞭她應該具備的素質,而她隻有25歲。”
從政務的角度來說,女王的工作並不復雜。一輛華麗的馬車每天早上將放有重大事務報告的“紅盒子”送到她的住所,同時取走過去一天女王看過的文件。她有時打幾個勾,但通常不寫下任何意見。自絞死國王的“1640年革命”以來,英國王室和議會又進行瞭200多年的權力博弈。到伊麗莎白二世繼位時,憲法學傢用一句話概括兩者的關系:“即使議會讓女王簽署絞死自己的法令,她也隻能簽字。”
然而,政務之外的所有問題,對女王而言都是難題。伊麗莎白二世加冕時,王室沒有私生活,君主必須完美無瑕,雖然讀過莎士比亞的人都知道,溫莎城堡和白金漢宮的八卦和醜聞不比議會大廈少。女王最重要的職責是出席排滿日程表的皇傢公眾活動,發表不會引發任何爭議的講話,避免任何可能引發爭議的動作,保證自己不會像追求自由戀愛的伯父那樣出現在小報頭條。
伊麗莎白二世堅持瞭70年,偶爾有所創新。2020年4月,面對新冠疫情,女王破天荒地進行瞭即位後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全國特別講話。她承認英國人民在疫情期間遭遇的失去傢人之痛及經濟困難之苦,並用“二戰”時傳唱全國的歌詞“We‘ll Meet Again”(我們將再次相見)撫慰人心。
多數時候,女王隻是在數千次活動、演講中保持絕對的一致性。對於女王和王室做出的這樣的選擇,倫敦大學歷史系教授菲利普·墨菲指出,這對穩定社會而言意義重大。因而,女王從未反抗過這種“無聊的職責”,這是她的責任感。
但是,自女王登基以來,英國社會也從未停止質疑:如果君主的職責僅是重復禮儀,它是否仍有存在的價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自由思潮興起,英國媒體擯棄“回避王室”的慣例,皇傢八卦充斥報端。1961年,美國總統肯尼迪和時尚、親民的第一夫人傑奎琳訪問英國,幾乎釀成輿論災難。英國媒體質疑稱,一個在傑奎琳的對比下“仿佛生活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女王,加上她那不接觸民眾、醜聞纏身的傢族,憑什麼是英國的象征?
伊麗莎白二世從未對外講述她當時的心理。成為君主前,她本是王室的“親民代表”。1947年,還是公主身份的她和菲利普結婚,滿目瘡痍的英國剛剛經歷瞭5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新婚夫婦指揮王室的工作人員,將海外屬地以“結婚禮物”為名送來的數百噸糧食在白金漢宮的後廚一一分成小包,發給最貧苦的傢庭,每一份都附有公主的慰問信。
面對社會層面的諸多質疑,女王決定改變形象,先從一些小事入手。查爾斯8歲時,女王自己選擇攝影師,拍攝瞭一張在當時被視為驚世駭俗的全傢福:王室成員們不是端坐在攝影棚裡,而是悠閑、錯落地站在白金漢宮的小橋流水間。這種“田園感”在未來半個世紀與柯基、路虎衛士越野車及廣袤的山嶺原野,成為伊麗莎白二世獨特的標志,沒有人再將她視為坐在宮殿裡對著紅盒子的老人。
1965年丘吉爾的葬禮成為另一個突破口。作為女王即位後的第一位首相,丘吉爾啟發瞭伊麗莎白二世對君主制和時代變遷的思考,白金漢宮曾經常傳出兩人對談的笑聲。女王要求丘吉爾的葬禮規模“符合其歷史地位”,並打破君主不參與非皇傢葬禮的傳統,親自送“導師”最後一程。緊接著,1969年,第一部王室紀錄片上映,全球4億人看到女王帶著小愛德華王子在街上買糖果,卻發現身上的錢不夠……
徹底的轉折發生在1997年。8月31日,與王室“相看兩厭”的戴安娜王妃意外身亡。整個英國為她的美貌、對弱者的關心以及悲劇命運打動時,女王發佈瞭一則簡短的聲明,然後照常度假,仿佛無事發生。《伊麗莎白二世及其時代》的作者克萊夫·歐文指出,女王最初認為自己需要和以往一樣,對涉及王室的“壞消息”保持“冷冰冰的理性”。直到目睹民眾的獻花淹沒瞭白金漢宮,她才意識到,民眾需要共情,而不是理性,更不是“女王不在宮內,所以不升旗,因而無法降半旗”的皇傢規則。
女王選擇瞭妥協,半旗降下,為王太後準備的方案也被用於“人民王妃”的葬禮,全球25億人觀看瞭直播。當年晚些時候,女王坦言:沒有人民支持的君主制無法存續。自此之後,女王和越來越多的王室年輕一代開始對公眾表露情感。每個英國人都將自己對日常生活的態度投射到王室身上,和女王一起為婚姻、子女成長、親人去世共情,看女王如何處理紛繁的皇傢醜聞和傢庭變故,並為她還能安然地遛狗而松一口氣。
“經過漫長的磨合,英國人最終完全接受瞭女王,將她作為這個國傢的‘老祖母’,作為一個陪伴所有人一起經歷時代起落的朋友。”王室傳記作傢萊斯利·卡羅爾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她的兒子查爾斯三世可能永遠無法達到這個高度,因為年事已高的他不會有這麼多時間。”
“我用我的女王冒瞭險”
2022年9月2022-09-11 ,特拉斯剛剛覲見女王,成為伊麗莎白二世任命的第15位首相。這次覲見備受關註,一是因為照片顯示女王的皮膚明顯變差,二是因為特拉斯對女王請安的姿態似乎不像她崇拜的“鐵娘子”撒切爾夫人那樣標準。聯想到新首相年輕時發表過“廢除君主制”的言論,外界對王室和新政府的關系感到擔憂。
歷史上,每一任英國首相都要求女王按照新政府的需求扮演不同的角色。早期的首相們希望女王保持帝國君主的風度和威嚴,後來者則越來越多地賦予王室現代色彩。威爾遜首相希望女王用更實際的方式回應民眾對王室開支過大的意見,撒切爾夫人則將女王視為女權勝利的象征。1997年,女王迎來瞭第一位被視為“可能廢除君主制”的首相佈萊爾,這位工黨政治傢希望女王下沉到民間,用自己的影響力成為民意代言人。
女王小心翼翼地滿足著現代“造王者”們的需求。1986年,《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稱,女王對撒切爾夫人的內政外交決策多有不滿。報道發出後數小時,女王親自打電話給首相,保證“報道中的一切都是子虛烏有”。1992年,溫莎城堡火災發生後,輿論質疑近四千萬英鎊的維修費是否應由納稅人負擔。當年,女王主動要求王室開始納稅。之後20年,王室年俸不再有任何增長。
晚年,女王越來越多地減少面向精英的皇傢活動,將更多時間用來與各地的普通民眾交談。她常常親自閱讀王室收到的信件,其中包括每年數萬封來自全國各地的求助信。在被告知信件已轉交有關部門後,求助者們往往會感謝“女王陛下有興趣幫我們解決困難”。佈萊爾後來感嘆,女王對社會公眾需求的瞭解有時甚至比自己還快,成為“對政府失望者的精神慰藉”。
對這些首相們來說,女王在外交上的意義同樣不可或缺。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後,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英國史專傢瑪雅·亞桑諾夫在《紐約時報》發表的評論《哀悼女王,而非其帝國》引發巨大爭議。評論指出,人們不應將女王的時代浪漫化,大英帝國在她的執政期內四分五裂,倫敦政府的國際影響力顯著降低,而女王則試圖在這個衰落的帝國扮演一個“穩定的象征”。
冷戰期間,一個優雅、親和的女王,成為英國的“軟實力”。1961 年,女王訪問獨立不久的前英國殖民地加納。在種族隔離盛行的年代,她和加納領導人恩克魯瑪翩翩起舞,被視為王室擁抱新時代的象征。
女王出訪前,加納政治危機頻發,王室對當地治安深感擔憂,並認為女王可能被利用,“為獨裁者背書”。但伊麗莎白二世深知自己的任務。出訪結束後,麥克米倫打電話給美國總統肯尼迪尋求對加納的援助:“我拿我的女王冒瞭險,現在輪到你拿你的錢冒險瞭。”
然而,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後,美國媒體指出,女王的外交活動有矛盾的兩面。一方面,嚴苛的王室教育和長期的外事經驗讓她成為當代技巧最卓越的外交傢之一。她從不會在宴席上冷落任何賓客,會為所有來訪者準備與來訪國相關的禮物,無微不至地邀請駐倫敦的外交官們到自己的城堡做客甚至小住。通過使用比一般通信更親近的稱呼和落款,她和南非黑人運動領袖曼德拉建立瞭特別的友誼。
但另一方面,女王也無力改變英國影響力衰退的事實,因而見證瞭越來越多的外國領導人對王室禮儀的無視。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夫人米歇爾曾將手放在女王背上,下一任總統特朗普走路時直接走到女王前方。雖然這樣的行為讓英國輿論一片嘩然,但女王卻不再像當年對傑奎琳·肯尼迪那樣表露不滿。與此同時,女王及王室成員的環球出訪還總能在前殖民地國傢收獲“為何不對當年暴行道歉”的聲討。
在女王的葬禮上,這樣的爭議場景依然延續。雖然葬禮的規格是全球頂級的,但“情感外交”的背後也有“務實的一面”。有分析認為,在烏克蘭危機尚未解決時,這將成為西方領導人討論升級對烏軍事援助、對俄制裁等問題的一次“工作葬禮”。
逐漸慢下來的腳步
萊斯利·卡羅爾最後一次近距離見到女王是在2011年。卡羅爾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當時女王穿著一套淺黃色的套裝,搭配同色禮帽,這是她一生不變的打扮風格,“要穿鮮艷的禮服,這樣在人群中容易被發現”。
不隻是自己的裝扮,終其一生,女王總是試圖在最低限度內維持一種“不變”。當她為瞭任命特拉斯而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視線中時,她身後大廳的陳設佈局和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幾乎沒有任何變化。英國媒體懷疑女王真的擁有一種“維多利亞時代的審美”,她從未對任何新的藝術形式和潮流表達過熱情。但英國社會也有不少人因為女王的這種堅持而更加尊敬和愛戴她,認為這仿佛展現出伊麗莎白二世在女王之外“個性”的一面。
與女王似乎完全相反的是她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她從不掩飾對於無聊的公眾活動的厭惡,但熱情奔放,特別是對爵士樂癡迷,收藏各種珍貴唱片,樂此不疲地觀看演出。爵士樂傳奇人物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驚嘆於她對流行音樂的博學,感慨“公主真是個時髦女子”。瑪格麗特年輕時,倫敦人還能看到她和丈夫在夜晚騎著摩托車飛馳過街頭。
不過,瑪格麗特公主和女王關系密切。瑪格麗特曾透露,姐妹倆一生隻吵過兩次架。王室也傾力支持公主在音樂上的愛好,包括以她的名義生產一款鋼琴。一些王室傳記專傢猜測,被王位束縛的女王將自己對自由的向往傾註於對瑪格麗特的愛上。但女王本人從未證實過這一點。
2002年2月,瑪格麗特公主在第四次中風後去世。臨終之際,她讓私人司機將自己和傢人的諸多通信燒毀。一個月後,姐妹倆的母親伊麗莎白王太後去世。2021年,菲利普親王去世。總體上,瑪格麗特、菲利普和王太後是女王改革的支持者,也是極少數能和女王坦誠對話的王室成員。
三位至親相繼離開後,女王的腳步也逐漸慢瞭下來。由王室成員對梅根“種族歧視”而引發的危機中,英國社會表達瞭對王室多元化改革的新期許。這讓女王在最後歲月中承受瞭巨大壓力。但英國媒體稱,雖然戴安娜王妃的兒子哈裡王子和妻子梅根在王室不受歡迎,女王卻始終能和哈裡談心。然而,哈裡在祖母去世後才抵達巴爾莫勒爾城堡。梅根以及威廉王子的夫人凱特王妃,都因為照料子女而沒有隨同丈夫第一時間到達女王身邊。
克萊夫·歐文曾指出,從1952年2月6日開始,“女王沒有任何選擇,問她是否後悔成為女王沒有意義”。不過,美國國傢廣播公司(NBC)援引“王室觀察人士”的話說,女王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是在此之前:1947年到1952年,她和菲利普新婚燕爾,隨軍官丈夫住在遠離英國本土的馬耳他島上。那裡風日晴好,伊麗莎白常自己開車在島上漫遊,平等地和其他軍官妻子交往,“沒有任何她後來經歷的繁文縟節”。